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但其实在新疆也有一处石窟,它比莫高窟更为古老,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也是中国第二大石窟——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又叫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阿克苏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木扎特河谷北岸的一处赤色悬崖上,而维语中将红色称“克孜尔”,克孜尔石窟因此得名。
1961年,克孜尔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历史上,这里是古代龟兹国所在地,龟兹石窟以克孜尔千佛洞为典型代表,是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节点。
克孜尔石窟大约开凿于东汉,从开凿的时间来看,克孜尔石窟比敦煌石窟还要早300年,是我国第一座位置最西、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延续时间之长令世界震撼。
景区内有一尊雕像,这便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高僧鸠摩罗什。 据考证,鸠摩罗什就出生在这里,并且还是龟兹的皇亲贵族。他7岁出家,9岁跟随母亲去到北天竺,12岁返回龟兹。鸠摩罗什和他的弟子共译出佛经74部,384卷,和玄奘、直谛并称中国佛教3大翻译家。
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已经发现的石窟有339个,其中80多处保存较为完好。为了更好地保护石窟艺术,克孜尔石窟管理严格,目前对外开放的仅有古西区的6个石窟,并且只能分批进入,石窟内不允许拍照。
克孜尔石窟采用独特的中心柱窟形制和菱格连环画的画法,这在中国以外其他石窟中还未曾出现。克孜尔石窟群由建筑、壁画、彩塑构成。这里的洞窟支提窟和毗诃罗窟两种,壁画都绘在支提窟内。支提窟和毗诃罗窟分别是供僧徒礼佛观像和讲经说法用和供僧人起居用的,
走进6个对外开放的石窟,这里的现状除了窟顶残留了一些壁画外,基本空空如也,壁画不是被盗走就是被损坏,四处都是斧凿的痕迹,满目疮痍的场面着实令人心痛。
在历史上,克孜尔石窟共遭受过三次大浩劫:第一次是在公元10世纪,由于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纷争而导致石窟被逐渐废弃进而遭到较大破坏。
第二次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俄、德、英等国窃取壁画近500㎡。
最后一次则是在30年代初,德国探险家从这里盗走了上百箱的壁画和其他艺术品,因此,克孜尔的精华主要散落在西方国家,这对石窟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克孜尔千佛洞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它不是莫高窟第二。文明旅游,人人有责!关注我@跟我一起游新疆,了解更有趣的新疆!
长按二维码咨询新疆旅游定制、租车自驾、包车旅行服务,旅游租车热线:18501376627
官方今日头条点此进入入
微信公众号:KPLY100